• 余若薇之友 »
    • 加入余若薇之友
    • 加入電子報群組
  • 個人檔案
  • 相關連結
  • 與我聯絡

余陳未了

余陳未了

那一夜,我們坐上了開往無底深潭的高鐵


Posted by Audrey Eu on 23 四月 2014 / 0 Comment



 

2010年1月16日傍晚,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以31票贊成、21票反對通過669億元巨額撥款,興建僅26公里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上千名示威者包圍立法會大樓,反對撥款的市民與民主派議員有多方面的質疑,包括工程造價貴、高估客運量與經濟效益、香港總站選址與規模、一地兩檢、佔用西九龍文化區用地、菜園村居民被逼遷、諮詢公眾不足等等。
那一夜,建制派議員對撥款投下贊成票,種下禍根。

近日,港鐵公司宣布高鐵延誤9個月,主要理由是今年3月底一場黑雨浸壞隧道鑽挖機,工程完成時間將由原訂2015年延至2016年,預計2017年通車。香港特區政府是港鐵大股東,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對此變動的反應竟是「驚訝」,表現得毫不知情。事前事後傳媒報道與陸續曝光的港鐵內部文件揭發當局有隱瞞之嫌,例如去年3月西九龍總站承建商書面通知港鐵,工程最少延誤310天。

港鐵一直矢口否認工程延誤,等到上月底一場黑雨,頓時成為藉口……

繼續閱讀:http://goo.gl/QpH4cY

 …

Read more →
余陳未了

「法律吳三桂」梁美芬


Posted by Audrey Eu on 09 四月 2014 / 0 Comment



饒戈平何許人?「一錘定音」事件男主角。上月,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在本港一個座談會談政改,一竹篙否定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公民推薦及政黨推薦,林鄭月娥局長口快快說「一錘定音」,翌日急急補鑊澄清繼續「有商有量」。

饒戈平近日引起另一話題,23條立法,事緣《紫荊》雜誌最新一期訪問他,記者問﹕「香港發生了闖軍營、焚燒軍旗、驅趕內地遊客等既損害了國家形象,也破壞了社會和諧的行為,23條立法是否有必要進行?」

問題本身已有問題。早前有個別市民擅入解放軍駐港軍營示威,並非鼓動外國武裝部隊入侵中國領土,現行香港法例足以處理。少數市民不歡迎內地遊客的惡劣態度,自有公論,若行為過激,亦有法例處理。《基本法》第23條不是用來維護國家形象和社會和諧的,內容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7宗罪全部涉及國家主權與國家安全。

問的無知,答的扮無知。饒戈平不滿香港尚未立法落實第23條,稱內地學者考慮過多個方案,例如「暫時把內地的國家安全法在香港暫時的試用,或者由中央來制定一個暫時適應香港的安全法,一直到香港能依23條立法為止。」

饒戈平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兼法律學者,不可能不知道《基本法》第23條白紙黑字寫明香港「應自行立法」,而非把內地國安法引入香港。再者,《基本法》訂明九七回歸後保留香港原來法例,另在附件3…

Read more →
余陳未了

彭家麗與歐錦棠評爛騷


Posted by Audrey Eu on 01 十月 2013 / 0 Comment



 

本地女歌手彭家麗在灣仔修頓球場表演合唱金曲《從不喜歡孤單一個》,拍檔不是蘇永康,而是「紅日娛樂」主席朱壽仁。朱主席勁走音甩拍子爆咪,彭家麗神態自若,微笑着引領觀眾一起打拍子。短片網上瘋傳,一星期內在youtube點擊約30萬次。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40MScCIzQ

有網友感觸「我們都是彭家麗」,每天竭力迎合老闆。但我認為,不取笑拍檔,是基本禮貌,不受外界影響而唱好自己的部分,是專業,也是彭老師的一次身教。事後傳媒叫她評價朱主席的歌藝,她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我成日都同學生講,揀歌要揀啱自己嘅音域。」

每個人有適合自己的音域與舞台,最怕沒有自知之明,在台上狐假虎威,裝腔作勢,自我陶醉。

令我想起藝人歐錦棠近日在facebook挖苦特首梁振英的「自慰騷」,摘要如下﹕「只得一位觀眾進場也罷,戲,還得好好演下去。藝人就是有他們的風骨。最笨最不知羞恥的當數到要貼錢買人進場充當觀眾,以為有錢請得鬼看戲,自己一身華服台上虛張聲勢鸚鵡學舌,卻原來穿了國王的新衣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空喊口號落區聽民意,卻用錢買一群只求着數兼飽肚的walking dead濫竽充數,為的是確保台下只有能控制的“觀眾”,用公帑搞自慰騷還想搞得冠冕堂皇,比亞視為被炒魷花弗高層日播夜播歌功頌德mv更令人嘔心。」

梁振英最近三次大搞地區論壇,名為聽民意,實則公帑做騷,第一次場外有疑似黑社會動員囂張撐場,動手兼動口,場內還有特首高調質問為何無人向兩位因醜聞而辭職的行會成員道歉。第二次特首發言稿也省卻,連劇本也不知是甚麽。第三次大批長者通宵代人輪籌,傳媒報道排隊有價,但今次未有圖片證明,不似年頭元旦建制派挺梁遊行,公廁出糧給「臨記」,圖文並茂,肉酸之至,看罷難過。

朱主席的騷怎樣爛,無損公益;梁特首十八個月以來連場爛騷,又黑又紅,香港人只想早日結束,卻未見謝幕。

 …

Read more →
余陳未了

「高層總是卸膊」


Posted by Audrey Eu on 11 九月 2013 / 0 Comment



這句話來自退休警官劉達強。

近日,香港警隊獲京官與特首公開嘉許,又有官方授予「最佳公眾形象」銀獎,警務處長曾偉雄應大感安慰。

與此同時,剛退休的深水埗區助理指揮官劉達強接受《南華早報》訪問,矛頭直指警方高層。他上月在旺角行人專用區「支持警方嚴正執法」集會站台而聲名大噪。

他在訪問中說,雖然退休了,但瞭解舊同事的困境,有責任為他們發聲。他服務警隊36年,經驗之談是「警隊管理層總是卸膊,不想在退休領取長俸前惹麻煩」(註1),「高級人員妨礙我們完成工作,多於幫忙」(註2),「倘若我跟風逐流,就不會25年才由高級督察晉升至警司級別」(註3)。

早前他在《明報》訪問中說得更白。他說,警隊高層對遊行集會的執法指引不清晰,事事要求前線警員容忍、克制,不敢隨便採取拘捕行動,往往要警司級以上甚至總區指揮官(助理警務處長級)才敢做決定,「請示文化」令人覺得警方有延後拘捕、秋後算帳之嫌。不應因為政府失職導致警方成為市民「合法出氣袋」,梁振英當特首後,衝突增加,警方成了「現實政治下犧牲品,無榮有辱」,前線壓力與日俱增,「已到了危險界線」。監警會主席翟紹唐形容旺角衝突後警民關係到了「頗危險」地步,與劉達強不謀而合。…

Read more →
  • Find me on Facebook

  • Recent Posts

    • 三權分立不容否定
      十月 27, 2016
    • 立法會亂局源於功能組別
      十月 20, 2016
    • 在小圈子的困局中創建更大的可能
      十月 13, 2016
  • 彙整

    • 2016 年 十月
    • 2016 年 九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6 年 六月
    • 2016 年 五月
    • 2016 年 四月
    • 2016 年 三月
    • 2016 年 二月
    • 2016 年 一月
    • 2015 年 十二月
    • 2015 年 十一月
    • 2015 年 十月
    • 2015 年 九月
    • 2015 年 七月
    • 2015 年 六月
    • 2015 年 五月
    • 2015 年 四月
    • 2015 年 三月
    • 2015 年 二月
    • 2014 年 十二月
    • 2014 年 十一月
    • 2014 年 十月
    • 2014 年 九月
    • 2014 年 八月
    • 2014 年 七月
    • 2014 年 六月
    • 2014 年 五月
    • 2014 年 四月
    • 2014 年 三月
    • 2014 年 二月
    • 2014 年 一月
    • 2013 年 十二月
    • 2013 年 十一月
    • 2013 年 十月
    • 2013 年 九月
    • 2013 年 八月
    • 2013 年 七月
    • 2013 年 六月
    • 2013 年 五月
    • 2013 年 四月
    • 2013 年 三月
    • 2013 年 二月
    • 2013 年 一月
    • 2012 年 十二月
    • 2012 年 十一月
    • 2012 年 十月
    • 2012 年 八月
    • 2012 年 七月
    • 2012 年 六月
    • 2012 年 五月
    • 2012 年 四月
    • 2012 年 三月
    • 2012 年 二月
    • 2012 年 一月
    • 2011 年 十二月
    • 2011 年 十一月
    • 2011 年 十月
    • 2011 年 九月
    • 2011 年 八月
    • 2011 年 七月
    • 2011 年 六月
    • 2011 年 五月
    • 2011 年 四月
    • 2011 年 三月
    • 2011 年 二月
    • 2011 年 一月
    • 2010 年 十二月
    • 2010 年 十一月
    • 2010 年 十月
    • 2010 年 九月
    • 2010 年 八月
    • 2010 年 七月
    • 2010 年 六月
    • 2010 年 五月
    • 2010 年 四月
    • 2010 年 三月
    • 2010 年 二月
    • 2010 年 一月
    • 2009 年 十二月
    • 2009 年 十一月
    • 2009 年 十月
    • 2009 年 九月
    • 2009 年 八月
    • 2009 年 七月
    • 2009 年 六月
    • 2009 年 五月
    • 2009 年 四月
    • 2009 年 三月
    • 2009 年 二月
    • 2009 年 一月
    • 2008 年 十二月
    • 2008 年 十一月
    • 2008 年 十月
    • 2008 年 九月
    • 2008 年 七月
    • 2008 年 六月
    • 2008 年 五月
    • 2008 年 四月
    • 2008 年 三月
    • 2008 年 二月
    • 2008 年 一月
    • 2007 年 十二月
    • 2007 年 十一月
    • 2007 年 十月
    • 2007 年 九月
    • 2007 年 八月
    • 2007 年 七月
    • 2007 年 六月
    • 2007 年 五月
    • 2007 年 四月
    • 2007 年 三月
    • 2007 年 二月
    • 2007 年 一月
    • 2006 年 十二月
    • 2006 年 十一月
    • 2006 年 十月
    • 2006 年 九月
    • 2006 年 八月
    • 2006 年 七月
    • 2006 年 六月
    • 2006 年 五月
    • 2006 年 四月
    • 2006 年 三月
    • 2006 年 二月
    • 2006 年 一月
    • 2005 年 十二月
    • 2005 年 十一月
    • 2005 年 十月
    • 2005 年 九月
    • 2005 年 八月
    • 2005 年 七月
    • 2005 年 六月
    • 2005 年 五月
    • 2005 年 四月
    • 2005 年 三月
    • 2005 年 二月
    • 2005 年 一月
    • 2004 年 十二月
    • 2004 年 十一月
    • 2004 年 十月
    • 2004 年 七月
    • 2004 年 六月
    • 2004 年 五月
    • 2004 年 四月
    • 2004 年 三月
    • 2004 年 二月
    • 2004 年 一月
    • 2003 年 十二月
    • 2003 年 十一月
    • 2003 年 十月
    • 2003 年 九月
    • 2003 年 八月
    • 2003 年 七月
    • 2003 年 六月
    • 2003 年 五月
    • 2003 年 四月
    • 2003 年 三月
    • 2003 年 二月
    • 2003 年 一月
    • 2002 年 十二月
    • 2002 年 十一月
    • 2002 年 十月
    • 2002 年 九月
    • 2002 年 八月
    • 2002 年 六月
    • 2002 年 五月
    • 2002 年 四月
    • 2002 年 三月
    • 2002 年 一月
    • 2001 年 十二月
    • 2001 年 十月
    • 2001 年 九月
    • 2001 年 八月
    • 2001 年 七月
    • 2001 年 六月
    • 2001 年 五月
    • 2001 年 四月
    • 2001 年 三月
  • 分類

    • 三師言行
    • 余陳未了
    • 公告
    • 公民薇博
    • 專欄文章
    • 文章講辭 »
    • 未分類
    • 法政隨筆
    • 生活逸事
    • 立法會講辭
    • 綠色公民
    • 觀察入薇
    • 觀點
    • 論壇
    • 雙龍會



Copyright © 2011. Remove this via Theme admin |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