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若薇之友 »
    • 加入余若薇之友
    • 加入電子報群組
  • 個人檔案
  • 相關連結
  • 與我聯絡

Archives / 十二月 2015

專欄文章

退保又是「袋住先」?


Posted by Audrey Eu on 27 十二月 2015 / 0 Comment



假普選方案後,又推出假退保,政府剛公布《退休保障 前路共建》諮詢文件,推銷「有經濟需要」方案,充其量是優化的綜援,絕不能說成退休保障。梁振英競選特首時信誓旦旦:「認認真真搞全民退休保障」,「成立及累積養老基金」。今天,大家看着他走數。

 

當然,運用些少語言偽術,全民=有經濟需要,即長者單身資產8萬元,月入不過7,340元;夫婦資產12.5萬元,月入不過11,830元。不少人指出,8萬元都不夠買一個骨灰龕,但梁振英當作「全民」保障。

 

退保走數,變臉更卑鄙,這個政府委託社福界權威、港大周永新教授做退保研究,然後,為了突顯政府的非全民方案是唯一可取的,諮詢文件扭曲周教授的研究報告包括他倡議全民受惠的老年金方案,彈到一文不值,周教授形容為「有咁衰講到咁衰」。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雖然一再強調非常尊敬周教授,卻尖銳地批評他不切實際、不懂公共財政、缺乏認真學術研究的應有態度。如此過橋抽板,叫周教授情何以堪,叫其他學者怎會有意欲為這個政府奉獻智慧?

 

周教授退而求其次,寄語林鄭,假如政府決定推行「有經濟需要」方案,總算有部分長者受惠,他希望在本屆政府任期2017年中結束前實現,但林鄭的回應是「非常困難」,將波拋到下屆政府。周教授的委曲求全,正是政改翻版,即使沒有全民,有資格受惠的不如「袋住先」。

 

這是特區施政的特徵,高鐵不能落實「一地兩檢」也要「起住先」,起到現在若停工就話損失會更大。網絡23條未能保障現時的自由,也要立法會「過住先」,將來再檢討。退保不「袋住先」,優化的綜援也不要?…

Read more →
專欄文章

「網絡23條」的最佳示範


Posted by Audrey Eu on 13 十二月 2015 / 0 Comment



俗稱「網絡23條」的《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令人擔心損害網絡自由,特首梁振英親身示範,說明箇中一二。他在臉書上載與一眾高官在經民聯晚宴翻唱Beyond名曲《喜歡你》的短片,有沒有侵權?

根據政府懶人包解釋:戲仿、諷刺、模仿、營造滑稽、評論時事和引用共6種情况可豁免,但不包認真翻唱。知識產權署長梁家麗的法律觀點:「特首是公眾人物,可能可以用『報道時事』這個公平使用條文,得到豁免。」

什麼時候「評論」變成「報道」時事?特首唱歌屬時事?但沒有一項豁免叫做「公眾人物」,香港法例也沒有定義公眾人物,以知名度、受歡迎程度衡量?梁家麗急補鑊,解釋對事不對人,但一般市民唱歌上載臉書又如何?理應最了解「網絡23條」的知識產權署長都糊塗,政府怎可以堅稱公眾諮詢和討論已夠了,迫立法會不理三七廿一通過「網絡23條」,而建制派議員同樣糊裡糊塗盲從投贊成票?

特首辦公室幫梁署長執手尾,承認特首的做法「不理想」,聲稱事後向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申請並取得牌照,容許特首在臉書上載該短片。但被音樂人質疑特首沒申請全部6 個所需授權,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證實,特首未有向該組織支付版稅,手尾愈搞愈長。連原本支持政府的自由黨議員方剛都說要重新考慮。

立法會因不足法定人數而流會,「網絡23條」延後恢復二讀。政府及保皇派都有責任,利用這新增機會,釐清草案中的陷阱,接受泛民的修訂。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呼籲議員履行責任出席會議。沒錯,但議員亦有責任阻止不符公眾利益的政府草案通過。…

Read more →
公民薇博

修訂是最認真審議網絡23條


Posted by Audrey Eu on 10 十二月 2015 / 0 Comment



昨日的立法會應該要審議所謂「網絡23條」的《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想不到未開始審議已告流會。由於爭議甚大,也有多項修訂,相信下周復會時泛民議員都會踴躍發言。有人稱之為「拉布」,但盡力發言,痛陳利害,爭取改善,豈非議員應有之義?

政府說草案已對二次創作作出了6項豁免,但這並沒包括一些網絡常見的行為,例如截取圖片(cap圖)、舊曲新詞的創作,又或網民直播自己打電子遊戲機播出背景音樂。最近特首梁振英在Facebook上載與黃家強合唱有版權的歌曲,不屬6項豁免之內,知識產權署署長梁家麗竟然說:「從法律觀點去睇,特首係一個公眾人物,我覺得可能可以用報道時事呢個條文去豁免。」解釋非常可笑,那麼非公眾人物便觸犯法例?

令人費解的是,部分評論將矛頭指向一直表明會否決原草案的泛民議員,指他們只是「hea著投反對票」。其實面對不妥善的草案,最認真、不hea的做法,正是嚴謹地提出修訂,將漏洞堵塞。通過修訂後的條例,既可維護版權持有者的利益,也令市民在創作和表達時更有保障。

人民力量議員陳志全建議條例採用美國法例的「公平使用」(fair use)概念,開放式地豁免所有符合這原則的行為,而不是以現時草案中的「公平處理」(fair dealing)規限豁免範圍。例如普羅市民將自己演唱歌曲的片段放上網,即使不是公眾人物,可以用「公平使用」作為抗辯理由。

很多人喜歡在Facebook為自己的偶像或卡通人物等設立fan page,這做法很可能會觸犯新法案,因此工黨議員何秀蘭的修訂引用加拿大相關法例的「個人用戶衍生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為非商業性質的這類內容提供豁免。

另一方面,很多版權持有者在其產品中加入凌駕豁免項目的合約條文,用戶可能只是按一下「接受」按鈕,甚或打開產品包裝,合約即已凌駕了條例賦予的豁免,用戶做二次創作可遭檢控。公民黨議員郭榮鏗提出加入英國法例的「禁止合約加入凌駕條文」(contract override),這樣市民才真正可以獲得條例的豁免保障。

幾項修訂要求合情合理,符合國際標準,追上潮流,但政府的回應是要求立法會將現有草案「過住先」,日後再檢討可否加入這些修訂。哪種態度較認真、盡責?…

Read more →
專欄文章

法院夢遊?


Posted by Audrey Eu on 06 十二月 2015 / 0 Comment



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在外國記者會午餐會演說,題目搶眼:法院是否夢遊到2047?

他指出一些判詞冗長,與一般市民脫節,他亦指香港要及早開始處理2047法律制度銜接問題,這些觀點很重要,我亦認同。但他亦提到,香港大部分人用中文,法院用英語,援引歐洲案例,邀請外國法官為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擔心如何「滿足當權者」2047後仍然採用普通法。

我不理解「滿足當權者」的意思,他沒進一步解說。香港法治成功之道正是採用普通法,而英語是普通法的語言。烈顯倫上述質疑,都是《基本法》保障的:包括第8 條(普通法)、第9 條(英文也是正式語文)、第81條(終審法院)、第82條(邀請其他普通法地區法官)等。

烈顯倫退休時,是終審法院法官,但他竟然認同取締終院,與上訴庭合併(這有點像內地的二審終審制),這想法與一般法律界人士想法相悖。

終院有外地法官,是得來不易的安排,特區政府亦承認這「有利香港發展普通法,加強香港與其他普通法國家的交流和互動,亦有助增強國際社會對香港司法獨立和維護法治的信心」。烈顯倫的論調有點像經常批評這些「外來」法官的左派報章。

他舉3 個案件,批評近年司法覆核制度被濫用。正如大律師公會主席譚允芝說,司法覆核失敗,不等於制度被濫用,每年幾百宗司法覆核的法援申請,獲批的屬少數;入稟的司法覆核申請,每年僅數十宗獲批准,由法院把關。

烈顯倫法官可有想到,市民告政府要多少勇氣和承擔,曠日持久,費用高,代價不菲,但有時別無選擇,司法覆核是市民挑戰及糾正政府失誤和濫權的最後渠道。…

Read more →
公民薇博

梁振英政府最「重視」民意


Posted by Audrey Eu on 03 十二月 2015 / 0 Comment



周日,立法會的教育事務委員會就「全港性系統評估」(TSA)舉行了逾10小時公聽會。出席者和提交書面意見的團體和個人共164個,約八成明確表示要全面或局部取消小學的TSA。

當然,也有極少數出席者持異議,例如一名民建聯黨員的小四女兒就指TSA「考得好開心」,不需要取消。其後她坦承發言稿主要由父親撰寫。她父親更將女兒就讀的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擺上枱」,指他所認識的家長「沒有一人提出取消小三TSA」。結果引來學校發表聲明,表示該校家長教師會做的調查顯示,有52%家長贊成取消小三TSA。

面對如此重大的教育議題,教育局長吳克儉選擇外遊,以「私人理由」缺席。署理教育局長楊潤雄回應,若無法「完全解決」操練問題,不排除會對TSA作出「重大調整」。怎樣才算「完全解決」?怎樣「重大調整」(肯定不是取消)?他全沒解釋。家長自然不肯收貨,也難怪其中有一些考慮在12月中發動罷課。

同日另一邊廂,港大畢業生議會在校園舉行特別會議,雖然簽署授權票的程序遠較上一次繁複,這一次也沒有另一派校友組織起來打對台,但還是有4,400多票參與表決5項議案。其中反對李國章出任校委會主席的一項,獲得98%支持通過。

任何負責任的政府,在上述兩事件中面對如此一面倒的民意,都會從善如流,收回原先的決定。但在特首梁振英領導下,小三學生還要繼續為明年5月舉行的TSA操練;關心港大的人還要每個周五凌晨提心吊膽,留意憲報有沒有公布政府委任李國章為校委會主席。

說到底,都是因為梁振英真的「重視」民意。他重視的方式是刻意逆其道而行,人民贊成的他就反對。國民教育、港視發牌和徹查鉛水事件等已充分反映了他這種特性。他好勇鬥狠,認為向民意退讓便等同管治失效,以為鐵腕統治就能令港人全變作順民。

但事實並不如此,正如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在港大畢業生議會的會議上所說,他從未如此感激梁振英及李國章,若不是他們,校友不會如此團結。從擱置國教、否決「假普選」,到這次區選一些令人驚喜的結果,都說明梁振英沒有聽過伊索寓言中北風與太陽的較量,誰能夠令路過的旅客脫下斗篷?…

Read more →



Copyright © 2011. Remove this via Theme admin |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