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局首個資助房屋項目「煥然壹居」臨時放寬條件,月入6 萬元的單身人士都可申請,輿論一面倒批評市建局「資助有錢人上車」,違反資助房屋政策本意。原來有人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查詢,若只容許2人或以上家庭申請是否歧視,市建局便匆忙作出上述粗疏決定。
即使申請資格真的出現法律問題,可從長計議,但市建局管理層更改申請資格而不正式列入董事局議程,扮作小事般放在會議尾聲「其他事項」討論,以為可以側側膊走過場,結果,適得其反。
港珠澳大橋延誤一年至2017年底落成,特區政府的解釋是物料供應不穩定、勞工短缺,及航空限高、環保限制,填海沉降表現較預期慢等施工困難。又是悄悄地等待晚上11時才發布消息,大概以為市民早已麻木,不延誤才算新聞。
凡刻意避人耳目,唯一解釋是心虛。像今年初,特首、全體問責官員和行政會議成員的薪酬「解凍」, 回復2002 年水平, 變相加薪5.38%,這並非突發事情,但新聞稿又是晚上11 時許發出的。2012 年發展局長陳茂波上任不久,爆出經營劏房醜聞,回應也是晚上11時59分。
高鐵「一地兩檢」問題也是欲蓋彌彰,由上屆政府到今屆政府5 年來拖拖拉拉,含糊其詞,律政司長袁國強日前到北京與港澳辦官員面談,回港後傳旨:「少不免一定要容許內地人員在香港特區未來的西九站執法。」內地人員在香港執法,非同小可,但特區政府一直無打算向香港人具體交代,是哪些內地人員?執哪些法?執法的地理範圍?如何不違反「一國兩制」?兩個政府閉門造車,不容市民共議,又打算黑箱拍板後,忽然有日午夜出稿?…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