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元旦假期,在外國留學的女兒都回家過節,同聚天倫:吃飯、看戲、交換禮物、歡笑、滿足、意外驚喜,每天如是。
記者總喜歡問,一家人在假期中做甚麼?最開心的時光,其實都是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例如一家人躺在地上看電視,說些傻呼呼的笑話;五個人排成一個圓圈,互相按摩肩膊,扮鬼臉,拋球或玩一些孩童的遊戲。
除夕夜怎樣慶祝?這確是一個頭痛的問題,出外吃飯又貴又吵,自助餐吃得太飽亦不健康。大女兒有個好主意:每人準備一些自己喜歡的食物,就算其他人不吃,自已也可以一手包辦吃清光。
當天下午,一家人在超級市場各自購買所需材料,回家後全部湧到廚房,七手八腳,不到兩小時就有一頓豐富的除夕晚餐。菜單由蒜蓉飽、烤餅、雜果沙律、法式煙肉麵包、磨姑醬天使麵、素菜薄餅、花生醬湯丸;飲品有香檳、甜酒、熱朱古力。鋪上紅祇布、點了洋燭、將所有金色、紅色的節日裝飾都放在祇上,充滿歡樂及節日氣氛。
甚麼最好吃?除了蒜蓉飽太辣外,其他的都一掃而光,這次實驗可說是超額完成,異常成功。
誰人做甚麼菜?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最簡單的一道是我做的。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女兒皆喜歡向高難度挑戰,有冒險精神,不成功也不怕「瘀」。我將友人送來的節日果籃裡面的生果砌在一起,發現原來紅天桃、提子、奇異果、香蕉、西瓜、梨子再加少許芒果,是絕妙的雜果沙律組合。
九歲的小女兒,不知是否喝了點香檳,情緒十分高漲,說起笑來特別起勁,弄得個個笑彎腰,不知這是否吃飽後最佳的腹部活動?…
Read more →